“华人所信,众望所归! 关注华人生态,搭建商贸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变动秩序中拉美转型的要点及方向

变动秩序中拉美转型的要点及方向

编者按: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拉美身处其中也不得不进行新的转型。虽然拉美经济在过去15年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受制于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外部限制、有限的投融资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前景至今仍不明朗。同时,和过往相比,拉丁美洲的碎片化程度变得前所未有,即使是巴西和墨西哥这两个地区性大国也没有足够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去追求区域或次区域的领导权,也无力积极投身区域事务,这就使拉美在世界新秩序中变得被动又无所适从。为此,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Ebert-Stiftung)在今年上半年发布报告《超越新资源榨取主义:拉美积极嵌入世界的挑战和机遇》,为拉美找寻新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与方案。本期智讯栏目将选登这一报告,为读者思考该问题提供一份参考。


0d3f641f58a9243496bc2677ad9bc375.jpg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成立于1925年,名称取自德国首位民选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在全球社会政策智库中位列第24位,并在拉美21国开展项目,拥有广泛的影响。这份报告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当前世界格局与拉美的地位


报告在最初就对当前世界格局进行了新定位,认为世界正出现“失序”的局面,从原先以西方为主导的格局转变为没有霸权的G0世界,其突出表现在于:第一,世界上正同时出现几个新兴的、具有全球或地区“野心”的权力中心,但却没有一个全球性的领导者;第二,旧的“中心—外围”国际秩序中的权力差距正逐渐缩小,开始形成多种资本主义模式的竞争;第三,作为多边主义旗帜的世界贸易组织其重要性日益下降,具有偏好的歧视性巨型区域贸易协定影响力越来越大,且不断增长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也使当前的贸易规则受到很大挑战。面对这些变化,拉美该何去何从?

在过去15年中,拉美的发展建立在“大宗商品共识”的基础之上,即由拉美国家大规模出口初级产品获得发展。然而,拉美国家对全球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依旧停滞不前,高科技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出口份额甚者发生了下降。尽管拉美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长,但它们大多流向了低技术领域,拉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持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2014年后受到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拉美国家将目光投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拉加经委会甚至表示,2030年议程对拉美极其重要,因为它揭示出拉美当前的发展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超越新资源榨取主义的要点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基于初级原材料出口为发展模式的拉美国家逐渐陷入到发展困境中。这表明将这一发展模式视为指导方针无法带领拉美走得更远,拉美国家需要推动创新使生产结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在拉美克服资源榨取主义实际上并不容易,因为拉美在过去数个世纪以来都依仗其传统比较优势——自然资源。大多数碳氢化合物出口国都没能利用好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机会转变发展路径,燃料、自然资源和半加工产品仍旧是拉美国家出口的大头,且这一趋势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改变的迹象。尽管转变生产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也是拉美国家更为积极地融入国际市场,进而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唯一途径。人们也认识到以往那种基于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可行,因为这只能使拉美陷入到永久的依附和不发展的境地。

要想摆脱原有的发展模式,有几点至关重要:第一,对于拉美而言,大量的能源储量是其重要的财富源泉,但迄今为止只有部分得到了利用。根据美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拉美的能源潜力到2050年能够供应整个地区电力需求的22倍,这意味着拉美国家可以借助巴黎气候协定来制定一种发展模式,而无需牺牲社会和环境保护。

第二,创新和多样化是摆脱“资源诅咒”的紧迫环节。金砖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间都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只有中国和印度在某些领域获得了成功,这表明国家能力、制度和政策在支撑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仅仅有创新还并不足够,真正能提升生活质量的是科技创新提升的生产力对整体经济产生的效果。高科技如何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少数高技术人员的就业,这一问题取决于创新能否快速向劳动力和产品市场扩散,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去除相应的障碍。

第三,与中国的新关系提供了一种发展机遇。中国政府正试图由出口导向和巨额投资驱动转变为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提振内需,而这一战略转变无疑对中国的外交和同拉美国家的合作产生了影响。面对美国新保护主义的情绪不断高涨,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受到拉美国家的欢迎,因为这回应了拉美国家的需求并有助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同时,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贸易协定和创新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美洲开发银行近期对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智利、哥斯达黎加、秘鲁等全球10个国家在贸易协定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协定和创新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研究发展与创新、知识产权专利。在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下,参与全球价值链十分重要,但其中的大部分都被经合组织的关键国家所掌控,一些南方国家的崛起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

第四,教育和科研产出是其中的关键领域。根据经合组织的报告,拉美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表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所有参与测试的拉美国家中,仅墨西哥和阿根廷在经济水平和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上达到了平均值,同中国相比差距甚大。另一个与竞争力相关的指标是国家的科技产出。Scimago机构排名在对科研产出、国际合作水平以及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等项目进行分析后指出,尽管拉美地区的科研产出不断增长,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拉美科研产出匮乏的原因之一在于拉美在国际上活跃的研究者团体相对较少,同时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也较低。

事实上,要想充分利用中国的转型与机遇,拉美除了教育领域之外,还需要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和物流以提升其竞争力。此外,改善政府能力也必不可少,以实现发展盈利项目、促进环境可持续和承诺透明及善治的目标。

推动拉美转型的方向


拉美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要想取得更好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向更深层次推进一体化,加大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投资,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具体在于:

第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型一体化。近年来,拉美出现了异质且分化的地区主义,包括后自由主义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如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人民贸易协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开放性区域一体化组织(如太平洋联盟),和近年来已经有些停滞的中美洲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等传统一体化机制,拉美国家持续的区域协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如果把区域一体化作为进入全球市场的跳板,拉美国家需要更多一体化而不是相反。拉美需要推动新形式的区域一体化,在强化主权的同时超越各个单个的国家做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回应。

从具体举措来说,主要包括:(1)解决南共市的疲软问题,允许开展单独谈判,并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2)在南共市和太平洋联盟之间共同开展项目,例如基础设施项目、电力和能源整合等;(3)同高科技产业价值链进行对接。

第二,巴黎协定是推进南方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针。巴黎协定的核心内容是去碳化的能源体系,但很多南方国家缺乏这一方面的政策,抑或是政策执行不力。考虑到拉美的潜力及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拉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具备一定优势。然而,实现巴黎协定的承诺进而实现替代式增长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来完成这一目标;同时,要想转变发展模式就一定要获得公民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参与。正如拉加经委会2030愿景报告中所强调的,只有新的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关系确立后,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才能成功。

第三,拉美国家对特朗普政府以及与中国接近的反应各不相同,这反映出拉美国家间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各国分别受到美国和中国影响程度上的差异。从中短期来看,拉美不会形成一致的外交策略:对智利和秘鲁等国来说,外交政策的转向相对容易,因为他们已经同美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而对于巴西和阿根廷来说,他们的外交转向相对更难,因为他们同欧盟的贸易谈判已经持续了愈15年。要想改变现状,贸易政策需要得到重新思考,使之不那么注重意识形态,变得更加实际和务实。贸易政策还应该更加包容,要同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议程、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巴黎气候协定相结合。因此,与其抱怨特朗普政府退出TTP等巨型贸易协定,不如利用好这样的局面,基于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精神营造出新的、倡导多边贸易的世界经济秩序,终结富裕国家从南方国家进口初级产品的情况,建立公平且透明的贸易规则。

如果拉美政府能遵循上文提及的方案或类似措施推动结构转型,拉美将向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并将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美研究通讯

点击量: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