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所信,众望所归! 关注华人生态,搭建商贸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重磅一页书/《利奥波德二世的鬼魂》:刚果血色地狱...比利时殖民的非洲恐怖故事

重磅一页书/《利奥波德二世的鬼魂》:刚果血色地狱...比利时殖民的非洲恐怖故事

159568454635896_P8247011.jpg


今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自比利时独立60周年,但从利奥波德二世国王殖民开始,刚果丰饶大地上那些流泪的橡胶树与流血的断手,至今仍是刚果血流不止的殖民伤痛记忆。图为比利时殖民刚果时期,一名被砍去右手的黑人。图/维基共享


2020/07/25 「国王未曾踏上刚果,但殖民阴魂不曾散去...」在非洲大陆的心脏地带,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这片丰饶大地,刚果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非指刚果共和国)的命运便从此不同。在殖民主义的躁动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于19世纪末侵吞了现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全境领土,收归为国王一人所有的殖民宝地。但国王的应许却没有让刚果大地从此流出文明与恩典的奶与蜜,反而是更加猖狂的黑奴剥削与殖民屠杀。


美国历史学霍赫希尔德(Adam Hochschild)的知名著作《利奥波德二世的鬼魂》(King Leopold's Ghost),说的正是这段被淡忘的非洲恐怖故事。 100多年前,野心勃勃的利奥波德二世靠着奴役非洲黑人,攫取象牙与橡胶,收获了大把财富;刚果付出的代价却是被虐待剥削、滥杀屠村。当中最恶名昭彰的,莫过于强制缴纳的橡胶配额制度,若未能达标便可能被砍去手脚威胁,杀鸡儆猴。据霍赫希尔德的研究估计,利奥波德二世殖民下的刚果恐有超过1,000万人殒命。


159568454668109_P8247008.jpg


图左为利奥波德二世年轻时的模样;图右则为国王留给后世的普罗形象——大胡子、大鼻子,与魁武身材。图/维基共享组图


2020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自比利时独立60周年。与此同时,美国佛洛伊德之死激起的 Black Lives Matter 运动,也让利奥波德二世成为抗争者呼吁推倒的「暴君」雕像。但事实上,比利时殖民刚果的残酷历史,相较于英法殖民史却是较不为世人所熟知,至今也未能得到前宗主国比利时的深刻反思。


流泪的橡胶树与流血的断手,至今仍是刚果血流不止的殖民伤痛记忆——但被列强环伺的小国比利时,当时是如何狡诈夺千里之外的刚果大片土地?并实行殖民恐怖统治?以笔杆为枪的真相调查报导,又是如何揭发这段殖民暴行,成为「20世纪第一个重大的国际丑闻」?


▌利奥波德二世:狐狸般的野心家


要让世界上唯一没被文明之光照拂的大地,敞开大门!


与那个时代大部分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者类似,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也曾如此声称,自己对非洲的野心不过是为了文明教化、宣教布道、自由贸易以及科学探研。但事实上,早在利奥波德二世即位之前,年轻的他已暗自梦想以发财为本的殖民霸业。


利奥波德二世是在1865年即位,当时比利时才从荷兰独立不到半世纪。在这之前,年轻的利奥波德二世对于地理学已展现热情与天赋,也曾游历远东与地中海沿岸等地的国家。对于国之扩张有着强烈渴求的利奥波德二世曾经自言比利时「小国寡民」,一直窥伺着要如何取得一块海外殖民地。


利奥波德二世也曾研究过租下台湾岛(island of Formosa),或从西班牙手中买下菲律宾,但都苦无结果。既然难以靠金钱买下已有人开发的土地,利奥波德二世于是将脑筋动到了遥远的未知国度——当时欧洲列强主张所有权尚处混沌的非洲大陆,尤其是还未被摸透的神秘刚果河盆地。


但要如何吞食这块「非洲大蛋糕」?利奥波德二世在探险家史坦利(Sir Henry Morton Stanley)身上,看见了征服的先机。


159568454622854_P8247009.jpg


利奥波德二世是在1865年即位,自认比利时「小国寡民」的他一直窥伺着,要如何取得一块海外殖民地。图/维基共享


photo.jpeg


今日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全境领土,在19世纪末时成为利奥波德二世的国王殖民地。图/维基共享


▌殖民主义时代的探险家「英雄」


出生于英国威尔斯的史坦利,是19世纪远征非洲的知名探险家。史坦利的身上带有浓厚英雄主义色彩,却也有着自卑身世与残酷的一面。


史坦利原名为罗兰兹(John Rwolands),母亲未婚生下他后不久一走了之,将他丢给亲戚照料,之后又被送入孤儿救济院。毕生都不甚清楚自己父亲究竟是谁的史坦利,对于「私生子」的身世标签颇为自卑抗拒。


在救济院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史坦利成绩优秀且善于写作,个性内向。年满15岁后,史坦利离开救济院出外讨生活,过起了跑船人生。在横跨大西洋的一次旅程后,意外地在美国找到重写人生的契机。


根据史坦利自述,他在美国被一名商人收养并雇用,跟着改名改姓,才成为了日后大众熟知的亨利.莫顿.史坦利。为了摆脱陈年往事的阴霾,史坦利多次声称自己是美国人,隐埋自己的英国身世。在历经美国南北战争后,告别戎马生活的史坦利,展开了作为新闻记者与专栏作家的纸笔新人生。


photo (1).jpeg


史坦利的人生故事,在美国与非洲这两个「新大陆」,有了戏剧化的转折。图右为史坦利与的养子、同时也曾是非洲奴隶的Kalulu。图/维基共享组图


在殖民主义躁动的1870年代,远征的探险家们既是大众心中的英雄,也是王公贵族跟前的红人。非洲探险家们透过电报发回的报导记事,壮阔地理与异域记叙,都是当时媒体镁光灯追逐的焦点。在《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的委托金援下,史坦利接下了一项重要任务:组织探险队前往非洲寻找失联多年的英国大探险家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


这次任务的成功,让史坦利声名大噪。利奥波德二世更是大为振奋,因为自己已然找到了殖民非洲的开路先锋。


「掌握了刚果河就掌握了刚果河盆地,掌握了刚果河盆地,就掌握了中西非的经济大动脉。」由于彼时欧洲人尚不清楚刚果河流域的全貌与流向,更别说深入开发。为了插旗这片还未被欧洲殖民者称霸的土地,利奥波德二世积极且低调地接触史坦利,与他签定了5年合约,再次前往非洲摸清神秘的刚果河。


1877年8月9日,史坦利成功地从非洲东岸出发,一路往西,循刚果河抵达了位于非洲西岸的刚果河出海口。探险旅程中,史坦利谨遵国王旨意,沿路与各地酋长半哄半骗地签订了许多不平等合约,取得大片土地与劳力。同时,史坦利也在当地建立许多哨站、贸易站。


但这趟以文明与基督之名的探险中,史坦利对于非洲黑人的种族歧视与草菅人命却也显露无遗。在有关记载中,史坦利以枪弹开路,不只「把黑人当猴子一样开枪」,对于探险队的同伴也苛刻对待。


photo (2).jpeg


「掌握了刚果河就掌握了刚果河盆地,掌握了刚果河盆地,就掌握了中西非的经济大动脉。」乘着蒸汽船进行探险与船运,是19、20世纪殖民者远征非洲的常见景象。图/维基共享


▌长袖善舞的国王手腕


富饶的刚果已被探寻,但要如何取得国际对于国王所有权的外交承认?善于利用王室形象,且深谙外交游说之道的利奥波德二世,原本早已叠床架屋地透过建立「国际非洲协会」、「国际刚果协会」等魁儡组织,以学术与慈善之名,暗地里为王国遮掩侵吞刚果的殖民霸业。


为了进一步取得国际承认,利奥波德二世先是瞄准美国,利用美国废奴运动后依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进行游说。正好,「把美国黑人送去非洲刚果」的提议正中了部分美国种族主义者的想望。在各种政商游说下,美国于1884年成为第一个承认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所有权的国家。


利奥波德二世接着利用英、法、德列强竞逐的矛盾,以「小国」为掩护,成功地让大国卸下戒心,拱手把刚果给了比利时王国。像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就认为,既然比利时承诺给予德国在刚果的贸易优惠待遇,与其让刚果落入英法手中,造成威胁,还不如让给小国比利时。于是在1884、1885年的柏林西非会议后,利奥波德二世对于刚果的所有权,也就大致取得了国际认同。


1885年5月29日,属于利奥波德二世的殖民地「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诞生了。这块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比利时国土的75倍大的领土,就这样成了国王的囊中物。


159568454682079_P8247010.jpg


1885年5月29日,属于利奥波德二世的殖民地「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诞生了。刚果的命运也从此不同。图/维基共享


▌流泪的树与流血的手


刚果自由邦成立后,比利时王国下达了一系列有关法令,其中包含:一切闲置土地尽数国王私人财产,以及禁止奴隶贸易的命令。但实际上,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实行的强迫劳动与黑人奴役,却是与他声称的「慈善事业」南辕北辙。


非洲黑人无论男女,经常无故被抓走作为奴隶,甚至进行奴隶买卖。国王辖下的军事力量「公安军」(Force Publique),甚至会抓走孤儿,以教育之名进行军事训练,好让他们长大后为国王效命、成为治理刚果的忠诚士兵。


让非洲人搜集象牙...可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从懒惰中解放。


利奥波德二世也曾宣称,强迫刚果人劳动是为了教化。除了象牙之外,自1890年代开始世界对于橡胶的需求大增,刚果遍地丛生的野生橡胶,既省去了种植与施肥成本,也不需要投资昂贵仪器,只需要大量劳力日夜割取搜集即可。割取橡胶也因此成为了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发大财的头号事业。


「...把他们的女人压作人质,让地方酋长上缴规定数量的橡胶,每户男人再交两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妻女领走。」在军火枪炮的优势武力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强制施行橡胶配额制——若未能搜集足量配额的橡胶,将会被公安军严惩。在相关历史记载中,更有黑人奴工的5岁女儿,因此被公安军砍去一只手掌与一只脚掌,作为胁迫警告。此外,在层出不穷的屠村掠夺中,一名天主教传教士的口述历史也曾记录下了当地官员的残酷命令:


士兵在战场上杀死的所有尸体,都要砍掉右手。他会亲自清点每个士兵崁下的右手,士兵须用箩筐装着,把砍掉的呈成到他面前...不割取橡胶的村落,就会被杀光。


photo (3).jpeg


流泪的树与流血的手。图/维基共享组图


▌真相的揭发与国王的鬼魂


尽管历史上的大屠杀,因种种现实限制难以精准统计,但根据霍赫希尔德的研究估计,利奥波德二世统治下的刚果恐有超过1,000万人殒命。相反地,血淋淋的黑人人命却让利奥波德二世至少赚进了2.2亿法郎的财富,成为他在比利时王国大兴土木的无穷宝库。


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殖民暴行,从1890年代开始逐渐有异议声浪传出。但在新闻钳制、媒体操纵、记者收买之下,国王狡猾地遮掩了他的非人道统治。先后历经了黑人记者威廉斯(George Washington Williams)、利物浦船运员工莫雷尔(Edmund Dene Morel)、刚果政府官员凯斯门特(Roger Casement)的多年调查与声张后,刚果惨剧才终于20世纪初于形成难以忽视的国际舆论压力。包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都是在上述几位关键人物的奔走下,加入谴责利奥波德二世的行列。


在利奥波德二世百般不情愿地派出自家调查团前往非洲后,目睹惨忍殖民实况的调查团,意外倒戈且真实地记录下了统治暴行,这份调查团报告的面世也成为压垮国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1908年——也就是国王逝世的前一年——利奥波德二世被迫将刚果自由邦交给比利时政府,并改名为比属刚果。


159568455922850_P8247007.jpg


莫雷尔(Edmund Dene Morel)对于刚果的调查报导,是让国际开始关注利奥波德二世在非洲暴行的关键。图/维基共享


在转交之前,利奥波德二世焚烧了大量重要的刚果文件,加上比利时政府殖民时期,在教育、新闻、出版等各方面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黑历史禁语;这段一度被称作「20世纪第一起重大国际丑闻」、「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国际人权运动」的殖民与反抗记忆,也就迅速地消退在大众记忆里。


「对于(比利时殖民时期的)暴力与残酷,(我们)深感遗憾懊悔...」今年6月30日——也就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自比利时独立60周年之际——比利时国王菲利普(King Philippe )透过一封写给刚果总统的信,捎来极为罕见、且迟到已久的王室道歉。


然而被殖民的伤痛,对于刚果始终是血流不止的历史伤痕。 2020年全球风起云涌的BLM运动,让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二世雕像,陆续被示威者推倒、破坏、甚至砍去极具象征性的右手,最终也让官方表态先行移除雕像,重新省思。


这段非洲恐怖故事对于今日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来说,就如同利奥波德二世的国王鬼魂一样,殖民遗毒阴魂不散。历史伤痛的不断述说与再次记忆,非洲黑人的种族伤疤仍隐隐作痛。


159568456040322_P8247006.jpg


刚果黑人奴工的5岁女儿,被公安军砍去一只手掌与一只脚掌,作为胁迫警告。这段非洲恐怖故事对于今日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来说,就如同利奥波德二世的国王鬼魂一样,殖民遗毒阴魂不散。图/维基共享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作者: Adam Hochschild


出版社: Mariner Books


出版日期:1998


主持人/编辑八号、镇宏

点击量:933